文明快讯
【讲好中国故事】走进古堡—洗马林
2024-07-17 来源: A+
洗马林镇位于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西北部,始建于唐,元、明时为北方边境军事要冲,明永乐二年成为万全右卫五堡之一,宣德十年(1435年)筑起洗马林城堡。洗马林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为广阔平川。千百年间,这里一直是通往塞外的重要通道,如果在山巅俯瞰,你便会发现洗马林位置之重要。直至现在,在城内遥望西山,依然可见山顶上连绵的长城和一座座烽火台,当地人称它们为“边墙”和“望兵台”。
洗马林的历史非常古老。据1992版《万全县志•总述》记载:“县境历史古老,文化传统悠久。由于历代政权频繁更迭,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断续起伏。据今已发现的北沙城南,洗马林前水关等古代文化遗址,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可以推断:早自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类生息,且有部分人群聚落形成。”说明洗马林的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甚至更长。据口碑资料相传,洗马林唐代时叫万家村,这一村名足见村庄的规模,可以想见已经是繁华的集镇了。 到了元代,朝廷在洗马林设置“纳失失局”,成为朝廷官服的定点生产基地。据《元史·列传第九》记载:“至太宗(1186—1241)时,仍命领阿儿浑军,并回回人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 《元史·卷八十九》记载:“弘州、荨麻林纳失失局,秩从七品,二局各设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十五年(1278),招收析居放良等户,教习人匠织造纳失失,于弘州、荨麻林二处置局。”如果按每户人匠3人计算,三千户就是9000人,加上原居民,人口规模当在2万以上,其繁荣程度可想而知。 只可惜,元朝的寿命不长,从建朝到亡国,不足百年。洗马林设置纳失失局后的数十年,元朝灭亡,三千户回回工匠突然不知所踪,成为万全元代历史最大谜案。而洗马林的辉煌不再持续。但洗马林的重要性并未丧失,其地理位置的战略性再次得以显现,明廷在此修筑军堡,驻扎军队镇守。宣德皇帝曾两次来到洗马林视察边关,并对这里的城堡、军容、军器等大加赞赏,给予大面积赏赐,并嘱咐将士们一定要恪尽职守,守卫好边关。
至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也频频光顾洗马林,纷纷吟诗作词,大加赞美。他们或者赞叹这里的秀美风光,或者歌咏这里的地理人文,或者追寻这里的悠久历史,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看点一,玉皇阁。洗马林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阁中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为道教宫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建筑为方柱梯形结构,从基台东侧小门而入,登斜坡礓嚓,可以登上楼台。楼台殿阁为明三暗二,外观三层殿阁,实为两层大殿。一层是三官大殿,塑有三官圣像和站班圣像四位。二层大殿门首高挂横匾“昊天金阙”。殿堂正中阁内塑有玉皇大帝神像,站殿的有七手八脚殷郊和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等像。大殿阁顶,集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采用我国传统工艺,成九脊宝顶。外观殿阁三层檐,尤以中间为最华丽,工艺精湛令人叫绝,四角如雄鹰展翅,显出飘然逸飞之姿,前后左右檩替相接,且均有斗拱托起,叠叠层层,造型分外美观。前殿两侧配有东西禅房,整个布局高低错落,浑然一体,满而有序。
看点二,传统集市。洗马林至今仍是万全西北的重要集市,是一处延续了三百年的民间传统集市,旧时由于交通不发达,洗马林是连接坝上坝下的必经关口,形成数十里乃至数百里经济文化中心,是坝上与坝下的贸易集散地,人们可以品味到冀北乡村美味,可以观看杂耍和小戏,可以在集市上畅游购买土特产。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是洗马林玉皇阁开箱晾经的日子,在当地被称为“晾经节”,是洗马林独特的节日。今年,晾经节已经举办了313届,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如今,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让古堡洗马林名声在外。2006年,曾有国外斯里兰卡佛教友人前来观看研讨所藏经书,相互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国际交流,让文化在国际传播。
责任编辑:冯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