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快讯
【讲好中国故事】万全村名中的故事——洗马林
2024-06-24 来源: 张垣文化A+
万全县洗马林镇,三易其名,是历史趣事。据我县清代“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唐朝,因人多村大,故名‘万家村’。万家村,村居山湾,背靠北山,面向南 川,土地肥沃,水利方便,物产丰盛,士农工商,集居而来,形成农、牧、商行业交易中心,是塞外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又是历代屯兵重镇。是遏守通往塞北野狐岭下的咽喉之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历代多年变故,到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村西山上长满荨麻草,村名又改称“荨麻岭村”。
明代文人杨士奇曾写诗:《过荨麻岭》。诗曰:浩荡山川气象开,氛清多简将臣才,平生不解谈孙武,也到荨麻塞上来。渺渺良畴岁岁丰,清山清水澹兼浓,世人只说边州苦,不识边州乐趣同。
明朝宣德十年,在边塞屯村,建城筑堡,设立官所,以安内御外,巩固疆域。当时就在荨麻岭村,筑城建堡,城墙高三丈三尺,城围方四里五十三步,建南门为:“承恩门”。西开“观澜门”,为什么叫“观澜门”?因西门外是一条大沙河,每逢夏季山洪暴发,挟砂带石,波浪滔滔,咆哮如雷,洪峰翻滚,非常壮观,村民们集岸而观。故取名曰“观澜门”。
相传,明正德年间,一个炎热的夏天,当朝皇帝朱厚熙,率将到边关巡岁,行至荨麻岭下,天气炎热,人困马乏,口干舌燥,在一片树林中休息,朱皇帝下了龙驹后,玉马不停蹄地在森林里乱刨,马蹄刨处,泉水涌出,将士们欢乐雀跃,痛饮一顿,倾刻浑身凉爽,心旷神恰,并将战马疠痛快快地洗刷一遍。朱皇帝的龙驹,在 森林中仰头高叫,四山回音,悦耳动听,皇帝和将士们沉浸在一片欢乐声中:真是一泉洗马的好林地”。从此得名为:“洗马林”。清代王式猷曾写诗曰:《洗马林》,“马林今胜地,.狐岭昔严疆,一自天兵洗,边尘不复扬,弦歌媲邹鲁,耕凿竞陶唐,万柳环山水,依然蔽芾棠”。
该城原为土城堡,在隆庆五年(公元1567年)增修砖包,成为砖石城堡。并设有驻兵守备,成为边关重镇。遏守着塞北疆域,保卫着边塞生息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该城直到清乾隆六年和民国十五年,两次视修,城墙、城门洞及城内庙宇完好无损。
现今城内留下来一座“玉皇阁”,近年来经政府拨款,修葺一新,是万全县仅存较好的一处古代建筑。它的故事和文化吸引了很多的外国友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冯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