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快讯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2022-09-09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中秋节前夕,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礼遇好人 情满中秋”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通过走访慰问道德模范代表,向全市所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体现了总书记对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中国好人”的充分肯定和亲切关怀。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好人、尊重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此次慰问是其中一项。
9月7日、9月9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向军带领慰问组,先后来到怀来县、涿鹿县、桥东区,对“中国好人”胡年祥,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第五届河北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倪红清,“中国网事·感动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物、“河北好人”王伯,“中国好人”董占花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胡年祥家中,慰问组一行十分关心老人的病情。胡年祥今年86岁,是原怀来县计委的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走上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之路。30年来个人捐款10多万元,资助几十名贫困学生。2000年成立“夕阳红”爱心小组,共资助全县200多名贫困学生。慰问组详细询问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感谢她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祝福老人身体健康,阖家团圆。
在倪红清家中,墙上醒目地悬挂着中央领导接见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的照片。倪红清今年58岁,是怀来县沙城镇榆林屯村村民。婆婆和前夫去世后,她一人照顾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和公公。2009年,带着公公改嫁,与现任丈夫悉心照顾公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真情。慰问组对倪红清的感人事迹和乐观精神表示赞赏。得知现任丈夫行动不便,需人照顾后,慰问组嘱咐倪红清注意劳逸结合,并祝福他们家庭幸福。
在涿鹿县南山区敬老院大河南镇分院,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和锦旗。名誉院长王伯今年73岁,从36岁起就与敬老院的老人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炕,身兼数职的他既是采购员、炊事员、服务员,又是护理员、理发师、清洁工。三十七载敬老路,王伯如亲人般伺候过近百位老人,为40多位老人养老送终。慰问组仔细聆听王伯讲述敬老故事,为他以院为家,没能赶回家中见老母亲最后一面的事迹深深感动,对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意,希望他照顾好身体,更好地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带动身边人见贤思齐。
在董占花家中,慰问组为她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等慰问品。董占花今年62岁,是桥东区大仓盖镇羊房堡村村民。2007年,董占花20岁的小儿子发生严重车祸成植物人,她一直悉心照料;2010年婆婆去世,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伺候公公;2017年丈夫突发重度脑梗,左侧偏瘫,她一边照顾老人和儿子,一边伺候丈夫。慰问组对董占花一人撑起一个家,全心照顾祖孙三代的孝老爱亲事迹表示敬意,勉励她继续发挥光热,一如既往地传递正能量。
这些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为广大市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张家口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礼遇道德模范活动,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优秀志愿者,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苑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