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

怀安县渡口堡乡新民村:红白理事会场

2025-03-05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新建的红白理事会场所就是好,现在办红白喜事再也不用花费大价钱了。”这是记者在怀安县渡口堡乡新民村听到的由衷称赞。近年来,该村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等举措,推动文明乡风从“面子”向“里子”转变,让文明节俭蔚然成风。

  “过去谁家办红白事,半村人都得跟着忙活,人情债越背越重。”谈起过去的宴客之风,新民村村民牛大爷不禁摇头。“自家的房子能有多大,村里不少人就去邻村或者县城的饭店办红白喜事,花钱多不说,不少人因为这个背上了债务。”村民刘大娘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新民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由老党员、退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红白理事会,通过前期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将修订完善的红白事执行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并充分利用微信群、村广播、宣传横幅、逐村走访等形式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大都是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的人,针对的是大家极为反感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乱立名目宴请等不良习俗。我们村还投资60万元新建红白理事会场所1处,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切实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村干部告诉记者。

  走进红白理事会场所,第一感觉就是宽敞明亮。同行的红白理事会成员介绍,这处场所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有餐厅、厨房、休息室等场所。餐厅能同时容纳200余人就餐,使用收费标准为每天100元,除包含水电等费用外,就连厨房的锅碗瓢盆、餐厅的桌椅板凳也全部提供,为村民提供了便利。“场地足够宽敞、应用的东西都齐全,关键是收费标准低,大伙都特别满意。”说起红白理事会场所,村民们纷纷伸出了大拇指。

  据介绍,新民村红白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长负责制,对红白喜事的承办需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并征求事主意见,由会长及成员依照章程组织实施。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红白理事会自运行以来,严格按照章程制度办事,达到了操办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的良好效果,有效地抵制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活动,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弘扬了节俭传统,倡导了文明风尚,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村民们的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高景山 郭志环 阴钦

  【政策点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

  【记者手记】

  1+1+1>3的文明治理路径

  新民村红白理事会的实践,为基层移风易俗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治理样本。这个曾受困于人情债的村庄,通过构建“制度保障+空间支撑+文化浸润”的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乡风建设新路径。

  制度创新是核心突破点。该村将红白事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由乡贤主导的议事机制,使传统习俗完成现代性转化。2100平方米的专用场地成为制度落地的实体支撑,100元/天的惠民定价既破解了场地困局,又让制度有了可持续执行的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党组织引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可持续的治理生态。当移风易俗从政府倡导转化为群众自觉,乡村文明建设便获得了内生动力。这种治理经验,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责任编辑:冯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