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

公益“小岗位” 扶贫“大作为” —— 尚义县创新公益岗位管理促就业扶贫探索

2020-07-19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每天早晨,尚义县满井镇炕塄村村民安宽总是习惯地推起小车、拿着扫帚,在村庄大街小巷清扫垃圾、铲除杂草,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村里怕我家返贫,给我安排了环卫保洁公益岗位,这样不误家里种地收入,只要干好工作,每月还能拿到700多块钱的工资,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 ”

  在尚义县,像安宽这样依靠村级公益岗位稳定就业的贫困户和返贫风险监测户还有很多。 “实践表明,在农村设公益岗位确实是扶贫扶志的一种好办法,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的好模式。 ”尚义县委书记王占理深有感触地说。

  尚义县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在村人口“老龄化”严重,面对此境,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如何得到保障?岗位怎么设置?岗位就业人员怎样选配?这县在脱贫攻坚征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壮大集体积累

    推行公益性岗位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涉及岗位如何设置、人员怎么配置,更主要、更为难的是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怎么解决。 尚义县的做法是,发展扶贫产业, 开发创收项目,通过增加村集体资产性收益壮大村级经济,增强扶贫“造血”功能。

  三工地王二来村将全村58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和相关农业项目资金有效整合,开发利用闲置滩地400亩,经统一规划,以村集体名义建起了拥有260个蔬菜大棚的种植园区,村“两委”将大棚出租给种植大户生产经营。“产权归公、出租经营、收入归己、兑付租金”,园区为王二来村集体创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满井镇集中捆绑贫困村扶贫资金960万元,注入河北芳草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地合作, 建起了白羽肉鸡养殖基地,基地不论企业经营亏盈,每年都会为满井镇提取注入资金总额8%的合作收入,仅此一项全镇贫困村每年稳定增收70多万元。

  目前,尚义各村依托白羽肉鸡、草莓西瓜产业基地及72个村级电站和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所获得的指标性收益以及资产性收益达7346万元。 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村村都有资产性收益项目, 为公益性岗位设置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撑。

  明确岗位设置

  如何把公益性岗位扶贫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套里庄乡元卜洞村,人们总会看到一个手拿铁锹修整村里街道路面的忙碌身影,他是贫困户闫荣。

  “自己年龄大了,干重活、累活不中用了。”66岁的闫荣说。如今他作为村里的街道护路员, 负责主街道路面管护维修,每月能领到工资,还力所能及地帮村里干点事。

  “通过推行公益性岗位扶贫,既要解决村公共项目、社会事业无人管理问题,又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在本村就业增收。”尚义县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冯占胜说。

  结合有利于乡村发展、 有利于贫困户就业增收的双重需求, 尚义县出台了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方案,配套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明确了岗位类型、开发数量。各乡村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设岗,全县村级公益性扶贫岗位发展到9019个。为进一步拓展惠及贫困群众的空间,各村还为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人员“量身定制”了政策宣传员、民事调解员、五保服务员、信息联络员等特殊公益性岗位。

  为精准配置岗位人员,尚义将65岁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纳入公益性扶贫就业岗位范畴,重点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户。各村在岗位竞聘中,严格履行审核、评议、公示等程序,做到公平、公正。目前,全县共有73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卡外低收入户在村公益性扶贫岗位就业。

   创新机制管理

  “扶贫不养懒汉”,尚义县推行的公益性岗位扶贫不仅仅只是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增收平台, 更主要的是通过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获得劳动收入,实现自我脱贫。

  下马圈乡下马圈村赵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些年因家庭生活贫困导致“精神贫困”,曾情绪低落,消极悲观,自身脱贫动力不足。今年赵英在被选为村护林员的同时,村里又为他推送了护河员公益岗位,一人双岗,点燃了赵英生活新希望。 如今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随之,其家庭收入大幅提升,家庭生活明显改善。

  为充分发挥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内生动力, 尚义县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了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实行台账式管理。 坚持做到公益岗位有岗、有人、有事,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尚义县自公益性岗位全面推行以岗定人、以人定量、以量取酬、能者多劳、 绩酬挂钩的利益驱动机制以来,取得了积极效果。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