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

教改之路 久久为功——张家口市十九中扎实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纪实(下)

2024-01-11    来源: 河山新闻客户端A+

  教改之路 久久为功

  张家口市十九中扎实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纪实(下)

  在新时代,如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如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课程改革、减负提质的重任永远在路上。

  近年来,张家口市十九中在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蓄力课堂,提质增效,在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教育质量持续攀升,社会满意度持续提高。在“双减”背景下,市十九中如何做到减负与增效同步、能力与成绩双增?日前,记者走进市十九中一探究竟。 

  上灵动而活泼的课

  “老师,关于这一段话,我还有一种理解,您看对不对。”一堂课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一位学生找到语文老师闫素英,又请教起来。

  学生追着老师问,主动问,这样的情景,在十九中已经变成日常,化为经常。

  “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上灵动的课、活跃的课、有灵魂的课这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要求,也是总目标。”市十九中校长杨明告诉记者,“要想实现这样的课,教师就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学生’。”

  如何做到“心中有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备课。如何备课,十九中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备课组基本遵循10个步骤,即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课后交流、反思、二次备课、形成资料。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赵明蕾说,一节重点课需要全组成员共同打磨,在课改的要求下,每一堂高效的课关键要做到“眼里有学生”,也就是说,上课不在是教师的“独唱”,而是全班的“合唱”。这样如何巧妙地设计问题,什么时间和学生互动,用什么样的方式互动,都需要精细打磨。

  教师除了备好课,上好课,还需经常创新课堂模式,比如有的课需分组学习,有的课要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建生本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闫素英老师的一堂作文课上,她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并安排了每个小组要进行的学习任务,比如课前搜集资料,课上要进行讨论,组与组之间要进行正反面观点“PK”,独具匠心的环节设置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参与的愿望。

  “‘高效课堂’形式上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内涵上是充满生命智慧的课堂;效果上是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步培养能力与智力的课堂。创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老师努力的方向。”杨明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重要的转折点,从小学升入初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会产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对学习节奏的不适应等。

  “实施精细化管理,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杨明说。

  在十九中,针对七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学校从新生培训开始,从校纪班规到日常行为规范再到文明礼仪等,细到走姿坐姿、细到整理和个人卫生。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学校制定德育表彰项目及标准,进行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标兵、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使广大学生学有楷模,赶有方向。学校通过班级百分赛、流动红旗、学生仪容仪表检查等常规管理来推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在十九中,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根据学情分析,提出“三重”教育模式,即“重基础、重练习、重实效”教务处副主任王艳红介绍,“重练习”不是数量上的重,而是质量上的重。

  她说,十九中一大作业特色就是全校推行的作业小卷,这是老师们自主出题,自主设计的同步课程练习卷,在精不在多。作业小卷题目编创精巧,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练习更有针对性,并且由基础到延伸,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了分层作业的目的。

  在十九中,“重点帮扶”也是一大教学特色。据介绍,这是重点解决部分学生偏科问题的一剂良方。比如有的学生其它科目成绩都很好,只有一个科目较差,如果因为这一个科目影响整体成绩实属可惜。为此,各个年级根据考试分析会研究制定针对个别偏科学生的帮扶计划,实施教师包联制,因材施教。通过重点“关注”,最终让学生补齐短板。

  学校还设立学科特色课后服务,全方位覆盖学生知识需求,引导学生思辨式学习。打造学生自修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开展英语单词记忆大比拼、数学计算能力比赛等,创建一系列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平台。

   推门听课时时教研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引领教师成长,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十九中以“圣心育德 匠心启智”的教风培养育人文化,在教师中形成朴实无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追求进步、爱生如子的职业氛围。

  为加快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与指导作用。市十九中坚决实施“青蓝工程”,举办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青年教师要经过备课、磨课、改课、上课、听课、评课和撰写反思总结等磨练,提升业务能力。期间结对师傅全程跟进指导,师傅们每学期要为青年教师提供示范课多节。

  学校出台详细的听评课制度,教务处严格教学常规检查,“推门听课”成为教务管理和教师们的自觉行动。

  首先是校长、教务主任、备课组长等推门听青年教师的课,听课后及时评课,给青年教师提问题,提建议。青年教师询方法、勤反思。其次是青年教师推门听老教师的课,随时听、随时请教、随时讨论。

  闫素英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30多年的教龄,先后带出12位徒弟,都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她的徒弟赵明蕾说:“只要是师傅的课,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听。有的老师自己有课,实在听不了,就把手机放在讲桌上录音,等课下再听,再研究。有的课我们听一节不过瘾,还会再去听。”

  “我常常被这些年轻老师追求上进的精神状态所感动,平时,特别是有一些重点课,他们早早地就坐到教室后面了。”闫素英说。

  建立完善的教师成长体系的同时,也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在十九中一位青年教师出徒需要三年磨一剑。经过“亮相课”“汇报课”“达标课”的全部考核过关才能真正出徒。同时,学校还通过搭建“青年教师说课大赛”“名优课展示”“班主任大赛”等赛事平台,为教师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2023年学校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优质课展示等。十九中教师崔月琴获国培微课比赛一等奖;安晓伟获省级优质课二等奖;王仙等18位老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等。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