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

将文明“种”到群众心坎里 ———怀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纪实

2020-12-29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这个冬至, 在怀来各个乡镇,街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热乎乎的饺子温暖这个冬天”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得如火如荼。来自各个村社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聚在一起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包饺子、赠送慰问品,让这个冬天变得暖意融融。

  怀来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深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犹如红色“坐标”,遍布村镇街道, 全面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声音入脑入心,移风易俗渐成共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整合资源,实现阵地全覆盖

  沙城中学附近,一处闹中取静的公益图书馆,是备考司法考试的杨新伟每天必“打卡”的地方。“这里环境好,服务好,让人心里特别安静。”

  作为怀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之一,图书馆以“悦读·悦心”全民阅读活动为依托, 整合教育、文化、群团等多个行业资源,让广大居民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也吸引了更多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在怀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群众身边的精神家园。按照“群众有所呼我们有所应,群众有所需我们有所动”的原则,哪里有群众,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整合村文化大院、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史馆、文化广场、公开栏等现有农村基层阵地,怀来县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建立三级文明实践组织,努力构建起集理论宣讲、 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普法服务、健康体育等走进百姓生活的服务平台,目前,全县17个乡镇、223个乡村、23个社区都已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在工作中,怀来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联动作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平台深度融合,建立了“四合一”的软件平台。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文明实践月报制度和定期督导调研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对点衔接、长效推进”的工作格局,构建起上下贯通、软硬结合、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建好队伍,志愿服务显活力

  12月初,土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迎来了市美协和县文联携手举办的书画笔会。一幅幅高水平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摩,也丰富了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而16位挥毫泼墨的艺术家,不仅是造诣深厚的专家,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

  而不久前,宣讲志愿者、县委党校讲师张澍兰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题的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赢得群众好评。“我是一名志愿者,能为文明实践活动贡献力量感到特别荣幸。”张澍兰说。

  在西辛堡村的文明实践站,传统文化、理论宣传、农技推广、治安环保、便民服务、文娱活动等几支志愿服务队,撑起村里一大半公共事务。这些志愿服务队成员,既是村民又是志愿者,从疫情防控到人口普查,从文艺演出到治安巡逻,只要文明实践站有活动,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参与。

  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围绕“谁来做”的问题,怀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总队长的怀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建立完善县直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和镇村志愿服务队、专家指导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四个领域321支、7万多人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解决了文明实践“人从哪里来”“由谁干”的问题。同时,在城区、乡村铺设了100余个志愿服务点,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实现了从乡村到县城、从社区到门店、从机关到企业的志愿服务阵地全覆盖。

  为方便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在线上,“文明怀来”小程序专门开辟怀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板块,志愿者注册后,可以在线上看到各种志愿活动,结合自身情况,按照活动需求随时参加,保证了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精准化。“民呼我应”“点单式”的志愿服务,持续刷新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成风化雨,淬炼和谐新风尚

  近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活动走进瑞云观乡大山口村,吸引了全乡各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60多人参与。与以往传统授课式宣讲不同,这一次,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将五中全会精神通过表演唱和快板书的形式进行宣讲,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而在土木镇,刚刚结束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中,地方曲艺大鼓《扶贫干部刘大成》、相声《扶贫家事》等多个有感情、有深度的作品,至今为群众津津乐道。

  在怀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次次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一批批先进事迹报告,让道德模范典型成为百姓“明星”,党的政策就这样在欢快的舞蹈和生动的语言里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夏天, 怀来县文联组织20多名艺术家,来到东八里乡下八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书画惠民活动。 书画家们围绕着“绿水青山、喜庆丰收、孝老爱亲、特色产业、村规民约”主题,在街心公园、村民广场和主要街道绘制农民画和宣传标语400平方米。 主题鲜明、构图饱满、惟妙惟肖、富有浓郁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吸引来不少村民驻足观看,也让下八里村成为周围村民竞相打卡的“网红村”。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画提升了下八里村容村貌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 “艺术家给我们把村画得这么好看,我们也得小心维护。”自从变成“网红”,下八里村民自觉维护起生活环境,还自发划分了责任区, 将村画维护责任到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就这样深入村民心中。

  政策宣讲,文化惠民,志愿帮扶,农技推广……系列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基层党员群众传播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打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阵地,同时弘扬了孝老爱亲中华传统美德,倡导了文明和谐、 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为怀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