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
张家口市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4-04-15 来源: 张家口日报A+
我市自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以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持续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通过分析借鉴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建设相关经验,充分结合我市实际,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加强顶层设计、精心谋篇布局,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扎实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全市2023年度“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无废城市”建设机制
我市成立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部门工作,形成合力。同时,以《张家口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为纲,先后印发一系列制度文件并及时召开会议对县区及相关部门进行宣贯,以纲举目,促进纲举目张。颁布《张家口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令〔2023〕第1号),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纳入2022年及2023年张家口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内容。建立张家口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张家口市“无废城市”建设项目储备库清单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定期调度县区和市相关部门“无废城市”推进情况机制,定期调度各县区“无废城市”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积极创建“无废细胞”。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统筹全市“无废机关”创建及后续评估监督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统筹全市“无废小区”创建及后续评估监督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全市“无废乡村”创建及后续评估监督工作等。2023年,全市共创建417个“无废细胞”,其中“无废机关”355家、“无废学校”33家、“无废乡村”16家、“无废景区”8家、“无废小区”5家,形成“以点带面,高质量创建‘无废细胞’模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打造企业绿色制造体系
在“无废城市”创建中,我市积极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加强工业固废治理能力。组织企业申报河北省“无废企业(工厂)”,涿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获评河北省“无废工厂”。建立绿色示范培育库,对自愿入库企业及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和政策引领,2023年2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组织开展2023年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制造名单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绿色工厂”62家,“省级绿色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6家。
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河钢宣钢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基地”。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已实现安全顺利连续生产绿色D RI产品。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治理,遏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风险,各县区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现场踏勘等手段开展各类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区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尾矿库、危险废物分类建立场所清单、问题清单,有序推进堆存场所治理。
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分类设施。开展中心城区居民小区设施达标摸底调研,建立投放管理责任人台账。截至目前,强制分类区域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14%。开展分类收运,积极引导居民正确规范投放生活垃圾。同时,规范运输管理,运输车辆规范张贴(喷涂)“四分类”标识;车辆加装卫星定位系统,并接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或纳入环卫信息化监管范畴。完善垃圾转运站的分类功能,严格分类装运,专车专用。推动市场化运作。对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探索社企合作模式。采取企业自营,整合线上回收、线下回收、宣传引导、积分兑换、大件低值回收等服务事项,以社区为半径建成中横街社区、印台沟社区等5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站,经开区建成一座垃圾分拣中心,逐步实现可回收物品类全覆盖。
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等内容,确保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塑料源头减量,指导督促企业及商家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等塑料制品的使用,鼓励配备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和环保购物袋。加强控制快递行业塑料制品使用,引导企业采购并使用环保胶带、包装袋和填充物,淘汰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引导用户参与快递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
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市还注重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举办各类环保宣传活动,普及“无废城市”建设知识,引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为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郑媛媛 通讯员 郭静娴)
责任编辑:冯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