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蔚县引导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06 来源: 河山新闻客户端A+
在新征程上,退役军人大有作为
蔚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农业大县、兵员大县,现有退役军人13156人,其中60周岁以下退役军人7626人。近年来,该县坚决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释放退役军人“红色潜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先锋力量”。
▲蔚县宋家庄镇吕家庄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杨飞带领群众发展草莓产业
在引领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过程中,蔚县县委、县政府形成了“在组织上以一个领导小组总牵头、在服务上以一个服务中心总协调、在保障上以三个赋能实体抓落实、在实践上以‘五个一批’做法全覆盖”的“1135”工作法。该县专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汇聚多方力量,统一推进全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同时打造提升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纵向对接领导小组和各乡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体,横向联系21个成员单位和3个赋能实体,成为全县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前线指挥部”。为做好退役军人创业保障工作,该县邀请德高望重的退役老首长、退休老领导和外来企业家、商会会长等知名人士组成“创业顾问团”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智力支持”;聘请首批63名专家学者、业务骨干、行业人才组成 “创业专家组”提供政策宣讲、金融贷款和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县财政注资200万元资金,吸收社会捐赠60余万元,筹建了全省第一支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金、全国唯一一支以民族英雄命名的基金——马宝玉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金,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此外,该县对辖区内70周岁以下退役军人创业潜力进行合理分级评估,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服务、动态管理,实现“挖掘总结一批、引领带动一批、指导培育一批、引进合作一批、教育提高一批”,全方位指导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更是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的根本途径。蔚县积极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措施,专门研究、制定创业贴息扶持政策,设立退役军人融资创业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年,并全程协助退役军人办理“拥军贷”“创业贷”等业务,助力退役士兵、军属创业兴业,确保官兵困难得到有效解决、惠军政策落实到位,至今已累计发放贷款183笔、6205万元。在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沃土”的同时,蔚县充分依托退役军人的军旅素养、战友人脉、固有技能,聚焦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等“老兵产业”,成为全县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支撑。截至目前,该县已成立农业合作社70余家,引进致富项目350个,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400余万元,引领“农特产品”华丽变身“特色产业”,其中,“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资源共享”运营模式,解决就业200余人,人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是该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代表典范。
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力量,军旅文化是助力乡村治理的良好突破。蔚县聚力打造特色“老兵支部”,引领激发乡村振兴“红色潜能”,发挥了良好的“领头雁”作用。目前,已有259名退役军人进入村领导班子,92名党员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组建起了一支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老兵”队伍,助推实现特色农业“独角戏”到“大合唱”、村容村貌“脏乱差”到“美亮新”、文化生活“单一化”到“多样式”、群众参与“站着看”到“争着干”的四个转变。此外,该县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试点,创新推行“老兵服务”模式,将军旅元素融入村庄文明创建、文化品牌打造、日常组织管理、矛盾调处维稳全过程,有效开展“党建+排班制”“党员+群众、群众+群众”双联机制、“老兵突击队”等服务活动,突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从细微之处解决群众的生活大事,以优良的军人作风汇聚起创新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形成乡村治理的“粘合剂”,使得群众积极融入、主动参与成为常态,勾勒出一幅军民融合、共治共建的生动场景。
当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翻开,蔚县有效发挥了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家乡的生力军作用,全县广大退役军人也纷纷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共同打造出“退伍不褪色”的公共品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河山新闻记者 刘柱 通讯员 史鸿磊 董江)
责任编辑:冯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