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沽源县找准特色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2022-07-26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开栏语: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为全面深入展示我市各县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倪岳峰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指示要求,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日起,本报推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栏,充分展现我市各县区有力有序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具体举措和工作成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昔日靠打鱼为生,如今扔下渔网在村里开起了农家院,年收入超30万元。”沽源县库伦淖村村民许万明靠水吃水如今有了新“活法”。有着“京津水塔”之称的沽源,近年来,立足“首都两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能源、休闲旅游三大绿色产业,加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绿水青山焕发出喜人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4%,增速居全市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增速居全市第1位。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沽源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藜麦种植区,是中国马铃薯之乡,按照“传统产业抓提升、优势产业抓增效”的发展思路,沽源县全力做强、做精、做优马铃薯、藜麦、特色种植产业。坚持规模化种植,加快建设全国唯一的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强化品牌培育,不断加大马铃薯种薯、商品薯体系建设,品种推广机制日趋完善,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带动上下游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产业链总产值达15亿元。制定《沽源县2022年度藜麦种植奖补实施方案》,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效益带动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龙头作用,构建藜麦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聘请专业团队,大力研发富硒藜麦等高端新品。目前,全县藜麦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产量突破350万公斤,年加工能力达到9000吨,2021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

  将特色种植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花卉种植等特色种植业,培育大樱桃、草莓等错季水果种植示范基地5个,现代农业园区面积30万亩。

  依托风能光能,发展新能源项目。沽源拥有340万千瓦的风能资源、360万千瓦的太阳能资源,该县以创建九连城新能源示范区为引领,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项目,推动装备制造、设备维护等新能源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发挥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优势,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打造氢能制造、储能、利用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新能源项目32个,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91万千瓦,年上缴利税2.18亿元,新能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支撑性产业。

  抢抓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打造京津冀3小时圈第一旅游目的地。沽源以草原天路沽源段、国省干道为轴线,以潮白河流域和滦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宿旅游、健康养身、冰雪旅游,共谋划莲花滩四季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361个。目前,全县共有4A级景区3个、旅游民宿328家,滦河神韵入选“周末游河北”百大人气景区,库伦淖尔和滦河神韵景区入选首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网红打卡地。

责任编辑:苑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