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
【孝老爱亲】好媳妇孝老敬亲12年
2020-06-01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魏静为婆婆按摩。
魏静和公公婆婆儿子合影。 张怀贵 摄
魏静和姥姥在一起。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张进宝通讯员蔡冰江
1从山东嫁到我市
今年33岁的魏静,出生在山东省荷泽市的农村,父母亲都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农民。
魏静从小受着孔孟之乡的传统教育,“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已经在她的脑海里深深扎下了根。
2008年,高中毕业后,魏静到北京打工。她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时,结识了在一起打工的刘建鹏。刘建鹏是我市桥东区姚家庄村民。
刘建鹏聪明、憨厚、朴素。在一起打工时,他们二人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学习,共同的爱好和志向,让两颗年轻的心贴的越来越近。
2008年“五一”,二人回到姚家庄村。刘建鹏的姥姥王玉莲已经90岁了,母亲啜绘芳患类风湿病,继父李军患脑梗。魏静想,这一家人有三个病人,多么需要有个人照顾啊。
“建鹏,我看咱俩的婚礼仪式就别办了,省下钱给老人们看病吧。”本来准备举行婚礼的魏静,向刘建鹏吐露了心声。魏静的一席话,让刘建鹏很是感动。
这年秋天,他们喜结良缘。没有婚礼,没有婚纱,没有新房,没有宴席,魏静简简单单嫁给了刘建鹏。
为了生活,婚后丈夫刘建鹏又回到了北京继续打工,而魏静留下来担负起了照顾姥姥、公公、婆婆的重任。她半天侍候老人,半天到市里一家饭店打工,这一坚持就是12年。
2 12年付出不言苦
12年来,魏静一个人精心伺候着3位老人,从来不说苦和累。
“姥姥,我发工资了。这是我买的苹果罐头,您最爱吃了,这几天您有点上火,吃几口下下火。”
5月28日中午,下班回到家的魏静,给姥姥王玉莲买了一个苹果罐头。王玉莲说:“小魏是天底下最好的媳妇。”
“妈,这是我从药店给您买的治类风湿药,医生说这个药很管用,我就给您买了几盒,要是效果好,咱继续吃。”魏静对躺在炕上的婆婆啜绘芳说。
“爸,这是给您买的治脑梗和心梗的药,这是降压药,您说很管用,我这次给多买了几盒。”说着,魏静把几盒药递给了公公李军。
“刘洋,刘博,赶紧上网课,做作业,我给做饭。”魏静对她的两个孩子说。
系上围裙,魏静开始做饭。
“我们这一家人的饭很复杂,不好做,姥姥没牙,只能吃稀和的,我给她做小米稀粥煮鸡蛋,公公高血糖,高血脂,脑梗,心梗,不能吃太油腻,给他做点清淡的,我妈不吃肉,得专门做素菜。”
多年来,为了照顾好老人们的生活,给老人们增加营养,魏静从来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总是变着法子给老人们改善伙食,她还买了一本菜谱,跟着电视学做饭,尤其是到了威尼斯饭店打工后,她更加注重了为老人们营养搭配。
王玉莲老人说:“天下最好的媳妇让咱家娶上了,这是咱家修来的福分。”
婆婆啜绘芳患类风湿20多年了,手关节,腿关节常年疼,下不了地,走不了路。从魏静进门,就开始照顾她,每天为她按摩,领着她四处求医问药,每每提及儿媳妇,她都会落泪:“我就靠小魏活的了,她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
2019年6月的一天深夜,李军病情加重,魏静打车把他送到了市内一家医院,由于送的及时,抢救及时,李军保住了性命,住院期间,魏静忙前忙后。同病房的人都非常感动,都以为是李军的亲闺女,后来才知道是儿媳妇。
魏静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小时候,父母就常教育我,孝敬老人天降福,他们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3好家风代代相传
好家风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在寒冬里感到温暖,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黎明中盼到天亮。
12年过去了,魏静的孩子刘洋、刘博也长大了。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他们总是让给长辈吃,还经常为老人们洗脚、捶背、洗脸、梳头。
“妈妈真不容易,这么多年了,一个人精心伺候着家里3个病人,又种地又打工又操持家务,还要供我们哥俩读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洋说。
刘博今年6岁,他说:“在我心中,妈妈是最伟大的,等我长大后,也要像妈妈那样孝顺老人。”
孝心胜金,魏静无微不至照顾家中3个患病老人;孝心似磁铁,把魏静和患病家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伺候好老人,是晚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将一如既往地把孝亲敬老这件事做下去。我来张家口已经整整12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我要力所能及地为这座城市做点事,成为她的一分子。”魏静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6月,魏静家庭获得桥东区“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18年10月,魏静获张家口百名“最美媳妇”;2019年12月,魏静获得第七届张家口市“孝老爱亲模范”提名奖。魏静家庭被评为2019年河北省“最美家庭”。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