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双减”下 体育运动悄然变身

2022-06-07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早晨或晚上都能看到小学生、初中生锻炼的身影。周末,更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课外补习班参加各种锻炼和运动。”市民孙先生介绍。在“双减”背景下,体育运动悄然变身,从居家锻炼更多地改为了户外锻炼。

  “童年终于像童年的生活,少年也终于像少年的生活, 青年更像青年的生活,每个年龄阶段有了区分和界限,孩子和家长的生活也有了颜色。 ”这是“双减”在我市落地后,家长李女士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变化。 对于孩子们来说,“双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近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户外活动受热捧

    “自从‘双减’,我们早晨8点10分上学了,时间比以前推后了,觉睡得足足的,自己每天都是精神饱满地去上学,课堂效率提高了不少。最主要的是我爱运动,这样有时间了,每天早晨和晚上,我都会在铁路公园跑上几圈,大汗淋漓,舒服极了。锻炼使我增强了意志、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好的。”我市一名四年级小学生明明告诉记者。

  “以后的周末,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这是近来我市六年级学生小磊欣喜不已的事。以前,他周末两天被语文、奥数、英语和阅读4个学科类的课外培训挤得满满当当,这抢跑并没有给他带去学习上的轻松,反倒是让本该享受童年乐趣的他身心疲惫。

  小磊只是众多利用周末参加课外补习班学生当中的一员。以前,课堂就是他们的世界,“双减”政策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后,户外锻炼正成为他们热衷的爱好。

  周日,经开区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张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地质博物馆。馆内,恐龙古迹、太空探索、地球家园等不同主题的展厅让他大开眼界。在这里,他发现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秘密”。来到恐龙观展区,他不停地驻足。“好玩又能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有趣多了。”小张说。

  在八角台,清河路小学学生小刘在父母的陪同下,爬上山顶,完全沉浸于大自然。与蝴蝶、蜻蜓等小动物亲密接触,玩得不亦乐乎。在万柳公园,几名学生畅享桨板运动的乐趣。

    户外运动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运动方式变了,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也跟着融洽了。

  赵女士告诉记者,“双减”前,周末两天上午孩子都要补文化课,为了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她通常会要求孩子尽快完成校外培训班布置的作业,再让他去运动。然而, 紧凑的安排给母子俩带来了不和谐,“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现在,“双减”减慢了他们的节奏,户外运动增多。 “孩子早晚和周末时间空出来了,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了。”过去,赵女士总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关注,她现在变了不少,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在赵女士看来,“双减”后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带孩子从容地去户外运动了。

  此外,受“双减”启发,年轻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变得越来越理性。赵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围绕学校提出的健好身、读好书、写好字要求,调整了她的教育理念。“将孩子身心健康放第一位,不盲目追求高分。”她表示,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自己也将加强学习,“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不能只是看到中考、高考,还要放眼到他的一生。户外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促进各方面的成长。”学习成绩总在班级前几名的小胡家长介绍。

    户外运动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小学四年级的刘欣然特别喜欢运动。在父母的引领下,刘欣然4岁开始学习篮球,如今篮球已成为他的一项课余爱好,他也由此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养成了长期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刘欣然的父母认为,运动给孩子带来健康体魄的同时,也锤炼了他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敢于拼搏的意志。

  “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合作观念、顽强拼搏意志,让学生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追求卓越。”青篮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户外运动正在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大部分教师看来,“双减”的目的并非不让孩子去学习,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去学习。阅读是学习,玩、体育锻炼也是学习,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更合理、更多元化地去学习,不仅是学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学很多其他的东西,要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习惯。

责任编辑:苑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