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写一本书送给未来的自己

2017-06-06    来源: A+

  

600.jpg

  “我要写一本书,送给未来的自己。 我现在就在积攒记忆,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 ”2016年11月30日,四年级小学生杨舒然写完了她的第一本日记, 在这本日记的最后一篇里,杨舒然写了这句话。 妈妈全泉点评:“自己的成长自己做主,自己的故事自己记录。 你真棒! ”

  从2016年9月3日开始写日记,杨舒然已经写完了两本日记, 目前第三本日记也即将完成。

  2016年9月2日,《张家口晚报》 选取刊登了全泉日记中的一部分,《然妈的幸福日记》凭借生活中的点滴温馨细节、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生活智慧,打动了很多读者的心。 报道刊登后,全泉10岁的女儿杨舒然深受震撼。她拿着报纸把《然妈的幸福日记》 大声朗读了好多遍, 不无羡慕地对妈妈说:“您坚持写日记, 终于被记者发现了!我也要像你一样,坚持写日记。 ”

  杨舒然曾经断断续续写过日记,但没有坚持,这次她说要写日记,全泉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让她惊喜的是,2016年9月3日以来,女儿居然一天不落地坚持下来了。 起初的日记里,语句不通顺、错别字、用词不当、缺少描述性语言等问题都存在,好在杨舒然特别愿意跟妈妈分享她的日记。 全泉耐心地、商量着给杨舒然一一指出日记中存在的问题,像老师一样,用红笔圈出错别字、 补充句子残缺的成分、 添上一两句描述性的语句,修改好后,母女俩再把修改后的日记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除了修改日记,全泉还会在每篇日记里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来二去,杨舒然的日记本变成了母女俩的“悄悄话本”。

  《管住嘴》这篇日记里,杨舒然写道:“别的孩子都能吃糖,我却不能。有时真的认为妈妈有点过分,但上网看了《犹太人的育儿经》后,我才知道,妈妈真好。”

  全泉回复道:“谢谢你的理解,学会给自己定下原则,守个底线,管住自己,学会拒绝。别人都吃都用都买的也不要去跟风,想想自己是否需要,是否对自己的健康有益……孩子,妈妈知道你会羡慕别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特权,也知道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对你的诱惑有多大,但是还请你想想你的原则。挤不进去的圈子我们不挤,放弃原则挤进去了, 却丢失了最宝贵的自己,那就不美丽了。 ”

  《化妆》这篇日记里,杨舒然写道:“今天是妇女节,老师让我们给妈妈做一件事,我一直都在想做什么呢? 对,我要给妈妈化妆! 每个家长都化妆,只有妈妈不化妆……这妆微微有一点浓,但是没有关系,妈妈稍稍修改一下就完美了。这么漂亮的妆在家待着多浪费啊,接小弟的时候就可以一起去商场了。妈妈今天特别开心, 她说以后天天要化妆呢。 ”

  全泉回复:“谢谢你给妈妈的每一天都是感动和惊喜,以后妈妈天天化妆给你看!这一天妈妈等了很久呢!最初妈妈因为年轻,年轻本身就是美丽,不需要化妆;后来有了你,为了幼小的你,妈妈拒绝了含有汞铅的化妆品;慢慢地你长大了,妈妈怕你模仿妈妈化妆而接触化妆品,所以依然选择素面朝天;再后来为了实现你的愿望,我们又给你生了小弟弟,妈妈还是不能用化妆品。 希望你像妈妈一样,不人云亦云, 坚持适合自己的对的事情,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不急于向大人看齐,让成长也慢下来,好好享受这珍贵的童年。

  杨舒然每一篇日记都有一个有趣的名字,《一个有用的喷嚏》《小鱼生宝宝》《晕疼》《银行》《我的梦想上、中、下》……记录的也大多是生活中、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很多时候,杨舒然一边写一边就笑得停不下来。看着因写日记而感受快乐的女儿,全泉特别幸福,女儿也像自己一样,开始记录生命中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她知道,这些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会成为女儿一生的财富。

  随着日记越写越多,杨舒然的字好看了,语句通顺了,语言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小女儿心态慢慢呈现。全泉已经不再精心修改女儿的每一篇日记了,她开始慢慢抽离,她愿意女儿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母女俩通过写日记,有了很多共同话题,彼此更深入地走进了对方的生命,这样的互动是全泉最心动也最期待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