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戮力同心 担当实干 绘就文明城市新画卷
2017-07-05 来源: A+
创建文明城市是宣化区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城、美丽宣化”的“点睛”之笔,全方位组织动员、无缝隙强化监管、全天候规范服务、常态化推进落实,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统一意志和坚实行动。
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宣化区围绕群众关注的乱停乱放、垃圾处理、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打响了12项创城攻坚行动,着力办好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提质、志愿服务全面覆盖等一批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看今日之宣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文明标兵率先垂范,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人民群众幸福安居……文明城市创建如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城区的品位,改变着市民的精神面貌,这座百年工业重镇、商贸要地、文化名城,正在点滴变化中向着“文明城市”的目标进发。
戮力同心 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 全市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宣化区将其作为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城、美丽宣化”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全区创城工作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起“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责任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工作中,宣化区分门别类地对标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的各项标准,专门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设、法制环境创建、窗口行业创建等12个专项工作部,分别由区级领导挂帅领兵,与市创城指挥部逐项对接。各专项工作部把创城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直至社区和农村,将全区所有职能部门、街镇单位、干部力量组织发动起来,全党抓创城,全民齐动手,迅速形成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并在全区确定了204个参与创建单位、246个测评点位,全部责任到人,做到可追溯、可核查。
为确保创城工作落实到位,宣化区坚持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先后制定下发了 《创城测评操作手册》《责任分解台账》《文明社区创建目标分解》《百日会战及迎检实施方案》《创城动态管理负面清单》等16个文件资料;出台了周例会、月报表、月推进、随机督导、约谈通报、考核问责等12项制度,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年终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起各单位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氛围 让创城工作落地生根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在于提高市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宣化区在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上打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组合拳”。征集制作并发布了《宣化区市民文明公约》《宣化区市民文明守则》和《文明宣化二十条》公益漫画宣传片和宣传画,通过电视、微信平台、LED显示屏和公交车载视频等平台滚动播放,向院线发布公益短片6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为主题,在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建筑围挡、公交站点等公共场所集中投放广告牌、宣传展板。截至目前,在主要入城路口、路段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15块,在主干道设立路灯干道旗1567面,在城市主干道道路隔离栏安置公益广告900余块,在各单位门前、居民楼围墙制作悬挂公益广告5000余块。印发《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各类告知书10万余份,初步形成了抬眼可见、举足可观的宣传效果。积极打造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投资30万元在人民公园竖立起“扇形”核心价值观主题展架,建起了道德广场、道德讲堂和“最美人物”步道,李广、曹禺、张自忠等与古城相关的历史名人齐聚这里,起到了“宣扬教化”的作用。
打组合拳 提档升级城市品位 宣化区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把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关心的环节抓起,成为每一名参与创城工作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城市道路建设激战正酣,今年计划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工程12项,计划总投资6.67亿元,其中柳川河西路道路建设工程、柳川西路下穿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长盛路道路建设工程、经七路道路建设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8亿元。在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方面,今年新开工和续建城乡道路建设工程14项,计划总投资13.2亿元,其中战备路扩宽改造工程、宣左公路建设工程、国道112线升级改造工程等11个续建项目正在进行地下管网铺设、路面施工、征拆等各项工作。宣化区还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助力冬奥会筹办、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一招,今年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工程13项,计划投资1.8亿元,大北外环东段道路绿化工程、滨河南路道路绿化工程、钟楼大街东段绿化改造工程等成为一道道城市靓丽风景线。在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宣化区狠抓创城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细微之处,用绣花的功夫和精神做足城市底色。在城市主干道设置隔离栏40千米,修补破损路面4500平方米,修复步行便道1.2万平方米, 完善交通标识牌1200块,划交通标志线150千米;对城区300余座下水井进行集中清理,清掏淤泥150余立方米,修补损坏井口120余个,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方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此外,宣化区还针对优化政务和营商环境这一文明城市创建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了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一问责八清理”等正风肃纪活动,为干部扎紧“篱笆墙”、戴上“紧箍咒”,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按照上级要求,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04项,衔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148项,全区27个部门的240个审批项目全部进驻区行政审批局。截至5月底,全区受理行政审批6894项,限时办结率为100%,为群众办理证照、工商登记、商事咨询等各类服务事项21万件,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举文明旗 志愿服务温暖你我他 6月10日至11日,宣化区组织发动万余名由机关干部、社区干部等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清洁公交站牌、清扫马路、清除小广告,这是该区近两个月来第六次开展大规模志愿服务活动。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宣化区针对基层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的等待观望思想及知晓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创新创建载体和活动抓手上狠下功夫,开展不同层面、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作为。全面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共青团、工会等党群团体及银行、邮电、出租车等行业,积极发展网上注册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共促进,利用周六日和节假日,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劝阻、关爱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等接地气、惠民生、暖民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网上注册志愿者队伍351支,注册志愿者达3.1万余人,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30余场次。
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走出机关大院、走上街头巷尾,与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一起拿起工具,开展义务劳动,用实际行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全区已划分志愿服务责任区200余个,清理垃圾700余吨,清除小广告5400余处;结对帮扶困难人群11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500余件,营造出“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个个争当创城标兵”的浓厚氛围。
记者手记 播文明种 开幸福花 在宣化采访的日子,记者每天都被这里见微知著的变化感动着———一批批志愿者走进大街小巷,清除小广告、清扫积存垃圾、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为改善城市面貌无私奉献;一位位最美宣化人用善行力量感动着身边的广大群众,让彰显时代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正能量在宣化涌动;一个个爱心公益组织敬老助贫、扶危济困,唱响创建文明城市的生动乐章……悄然间,越来越多的宣化人发现街道宽敞干净了、交通文明畅通了、社区和谐温馨了,身边曾经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变少了。
其实,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体现在群众的举手投足之间、城市的街巷草木之间。随着创城工作全面开展、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宣化人愿意正视差距、改变自己,让行为更加文明、环境更加美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创城标兵正在井喷式增长。从爱心人士到大学生志愿者,从党员干部到行业职员,他们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诠释着文明的定义,将文明的理念和规范实践在工作生活的点滴行动中,引领全体宣化人齐心协力奔向文明与美好,浓墨重彩绘就创建文明城市的时代画卷,使得宣化区变得更加宜居靓丽。
作为城市的主人,每个人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当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文明的同时,我们的城市也就变得更美好;当我们向世界展示每个人的文明时,我们也在向世界展示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创建文明城市,起点就是你我他。
心里种下文明种,众手浇开幸福花。当前,宣化区广大居民群众都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自觉提升文明素质,用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为营造更加美丽文明的城市环境加分添彩,“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城市创建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的明天将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