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桥西创新思路破解城管难题

2017-07-10    来源: A+

  

16714e4f9cd6408e38aaa81e04b47f5f.jpg

  连日来, 行走在古宏大街、 平门高架桥附近的市民发现, 桥西辖区新增的停车位内整整齐齐停放着各种车辆; 西坝岗路、 清水河北路等主干道, 绿化带将便道和机动车道有序隔离分开, 有效解决了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为破解城区基础设施差, 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 桥西区用创城总揽工作全局,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城市修补, 集中改造9条主干道,新增停车位710个。

  作为老城区,桥西区基础设施差,人口密集,路窄车多,交通拥堵严重。针对这一现状, 这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 理思路、 破难题、 补短板,围绕 “城市双修” “海绵城市” 建设试点工作, 创新性地提出了 “125”工作思路,即 “一个总揽,两个抓手,五个要素”,用创城总揽工作全局,一手抓生态修复、 一手抓城市修补, 力求达到道路畅化、 便道绿化、 游园亮化、环境美化、全面净化。

  在具体工作中, 桥西区高标准实施了平门立交桥及周边景观提升、 金鼎商贸城带状绿地建设、 工业园区绿化种植、 行道树绿地补植、 游园绿地护栏更新等多项公共服务工程; 对西坝岗路、 清水河北路等9条主干道进行集中改造, 重新整合了快车道、 慢车道、 人行道、 盲道、 绿化带等基础设施要素, 用绿化带将便道和机动车道彻底分开, 将原来低矮的塑料材质绿地护栏更换成铁艺护栏并加高, 设置电镀铁链连接大理石间隔护桩的便道护栏, 使便道回归了原本的行走功能,有力地配合了市区24条主干道不允许停放车辆规定。 同时, 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路段增设了慢行系统,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使用功能。 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通过协调交警等有关部门, 在古宏大街、 平门高架桥等5条主要路段新增停车位710个。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改造,桥西区主要道路实现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人与车分流,有效解决了交通秩序混乱问题;将绿化带建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绿色长廊,不仅给行人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而且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绿色新景观;铁链连接大理石间隔护桩的便道护栏,从技术上杜绝了占便道和盲道停车,同时由于护栏和绿化带的阻隔,在路旁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改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