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创城需要对细节的坚持

2017-07-10    来源: A+

  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用来形容文明城市创建再合适不过了。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从宣传引导到制度完善,我市各级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八大攻坚行动”的开展,更是以实打实的举措对多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治。从实际效果来看,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升,一些城市痼疾得以有效解决,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

  但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枝末节却成为影响城市文明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城区内一些道路坑洼难行,街道、小区的垃圾桶摆放不合理并出现损坏,道路整修完后废渣土石随意堆弃,一些路口的红绿灯等待时间设置不科学,一些公益广告存在错字错句,一些公交站台缺少遮阳雨棚……凡此种种,虽为小事,却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给外地游客以不好的体验,给城市形象打了折扣。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长效常态的转变,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主动脉”的通畅决定了文明城市创建日渐“行稳”,而触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毛细血管”是否通畅,则成为创城能否“致远”的关键因素。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除了必须的硬件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温暖如春的人性关怀,可以让百姓持续增强“获得感”,也是不可或缺的创建“软件”。

  这就给我市的职能部门提了醒:创建文明城市,在坚持“大”方向、搞好“大”动作的同时,不妨从和市民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入手,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在城市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完善、居住环境改善、公民素质提升等涉及民生的领域,一方面要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平台,充分沟通民意,获取即时信息,及时改进工作,以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工作成效,扎扎实实地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整体水平。当然,作为创建主体,广大市民也应从身边细节做起,从遵守交规、文明礼让、爱护公共设施等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人参与进来,让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更加坚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