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桥西区:90余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2017-10-30 来源: A+
“现在小区、 楼道环境干净整洁了, 每次回到家心情都非常好。” 市民李女士在桥西区南茶坊小区居住了十多年, 以前小区、 楼道内到处都是小广告,墙体也黑乎乎的, 女儿结婚时嫌不好看, 自掏腰包粉刷楼道, 如今这样的情况改变了。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 桥西区将老旧小区的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清理楼内外乱堆的杂物及各类小广告, 对楼房外墙及楼道墙面进行维修、 粉饰,更换楼宇门等方式,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此外, 该区还不断探索可持续的管理机制,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1 社区“认领”
老旧小区杂物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 一些样式老旧的家具、 家电等生活用品被逐步淘汰。 然而废品站不收, 扔掉又觉得可惜, 使得这些废旧物品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鸡肋”, 被遗弃在了小区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小区,废旧物品被随意丢弃的现象尤为突出, 既影响小区的环境卫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桥西区明德南街道办事处元台子社区所辖区域多为老旧楼房。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近日, 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 向居民发放宣传单, 在宣传创城精神的同时, 希望小区居民自行清理堆放在空地上的杂物, 共同维护公共环境。 随后, 对于无人认领的杂物, 社区工作人员租用车辆,对老旧小区、 主要街道等区域堆放的杂物进行了集中清理。 经过一段时期的综合治理, 辖区内老旧小区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改善,街面卫生环境也得到明显提升。
2 老旧小区改造前后
“两重天”
桥西区西沙河103号院的老小区迎来了新变化, 不仅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清理,垃圾桶进行了整体更换, 而且居民楼外墙和楼道还重新进行了维修、 粉刷, 使得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桥西区, 像这样进行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共有90多个, 涉及600多栋楼宇。
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 为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桥西区深入调研,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探讨, 最终确定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方案, 通过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相关程序, 自今年9月起先后对一镇七街的90多个老旧小区开展了综合改造。改造内容包括: 铲除楼道内张贴喷涂的小广告并粉刷墙面; 对楼梯间的垃圾杂物进行清运; 对一楼住户阳台窗户以下的外墙进行粉刷; 对小区主、 次入口以及楼梯间损坏的旧灯具、 楼宇门进行升级改造; 为小区配备新型分类垃圾箱等。
桥西区创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区以创城为契机, 对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是惠及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是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举措。随着综合改造相继完成, 老旧小区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因为创城, 居民看到了小区环境的改善,社区服务的提升, 同时也点燃了居民参与创城的热情。
3 软硬件结合
探索治理之路
桥西区作为我市的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随着创城工作不断推进, 该区深入基层, 经过考察将完善老旧小区居住功能作为了重点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 使得住户不用搬迁, 变的是居住环境, 省的是居民投入, 提的是幸福指数。 今年9月以来,该区通过多种方式, 在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参与创城的热情。
然而,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在 “硬件” 上下功夫, 后期的管理维护等 “软件” 也要跟上, 只有这样才能将改造效果长期保持下去。 因此, 桥西区借助创城机遇, 在加大 “硬件” 建设的同时,还以多种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创城精神和具体要求, 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 党员志愿者、 楼长等人员的积极作用,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不仅提升了居民素质, 也增强了居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桥西区正通过软硬件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带动老旧小区精神文明建设, 为老旧小区的综合治理寻找一条可持续之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