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涿鹿南山区:“道德积分”引领向善新风
2020-04-07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阳春三月, 张家口涿鹿县南山区杏花竞相开放,青草铆足劲儿生长,田野山间、大街小巷一派春意融融。
走进南山区爱心超市, 米面油、 牙膏、肥皂、脸盆、手套、衣服……人们常用的,一层层货架上都能找到。但标价和结算方式却与普通超市有明显的不同:面粉5分、牙膏1分、大米4分……
“这价签标的不是货币,而是爱心积分。 ”工作人员王晓珊介绍,“1分相当于10元,村民通过得到的道德积分来兑换相应商品。 ”
在王晓珊记录的积分兑换登记册上,记者看到,最多的一天兑换的商品有60多份。
超市墙上,张贴着积分兑换流程、公示公开等相关制度,而发放情况台账上也清楚地记录着村民因何得到道德积分,具体时间、内容等信息。
“‘道德积分+爱心超市’ 是我们根据全区实际,从解决村风民风家风入手,坚持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相结合,探索的一条贫困县精神文化扶贫和推进乡风文明的新路。 ”南山区委宣传部长刘树桐是道德积分与爱心超市项目的总负责人,他介绍,南山区是最后一批脱贫出列的重点县(区),是省定贫困(县)区。 近年来,为了将扶贫先扶志落到实处,真正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南山区印发《精神文明建设积分制实施细则》,在全区范围开展“革命老区、尽善尽美”系列主题活动,评选“最美老区人”“最美老师”“最美少年”等向上向善典型,并将评选结果全部纳入积分制管理评价系统。 村民在扶贫脱贫工作、日常生活中受到表彰,即可予以加分,受到处罚则扣分,所得积分可以优先享受区内扶贫政策和各种优惠。
除全区评选,各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也定期在全村进行评比,村民在爱护环境、致富典型、 支持政府工作等方面的评比中表现突出,审核后发放道德积分卡,积分卡可以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你看张瑞合,他可是北峪店村的名人,经常组织、参加村里的活动,热心帮助邻里,所以他得到了积分。”拿着积分兑换登记册,王晓珊说,“来兑换物品的村民们反映,现在全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拾金不昧现象越来越多。 ”
采访中,正好遇到河东镇大庙村村民韩肖萍拿着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在记录她个人信息的登记页上,清楚地记录着:孝敬老人,十多年间无微不至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直到婆婆病重去世。
“这一项目从2018年开始运行,目前全区97个村全部覆盖,全区人人参与评选,好人好事、文明乡村不断涌现。目前,全区连续两年评选区级 ‘最美老区人’180名,‘最美老师’45名,‘最美少年’10名; 建成县级文明村2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5个。 ”刘树桐介绍,南山区对口帮扶单位中煤集团出资40万元,与区委、区政府共同建立爱心超市,目前已兑换1.6万积分,相当于16万元的物资。此外,还设置展销区,帮助村民销售蜂蜜、花椒、杏核、核桃等当地特色农产品。 2019年,实现消费扶贫30多万元,使4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