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助力文化扶贫 点燃学子希望——记张家万全区义兴堡小学“编外老师”李树峰

2020-09-21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郝莹玉 通讯员 田丽


在张家口万全区孔家庄镇义兴堡村,有一位年轻的驻村干部叫李树峰,村民们都亲切地喊他“小李老师”。


2019年4月,李树峰响应万全区委的号召,从万全区委办公室满怀激情地来到义兴堡村,当上了一名驻村干部。 他深信,“教育扶贫,是一条帮助农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路子。 ”从此,义兴堡小学便多了一名“编外老师”。

L_1600391879554406059.jpg

李树峰给学生上语文课


编外老师——扶贫扶到咱心坎上


开始驻村的时候,像所有的年轻干部一样,李树峰也经历了浑身是劲、却不知道往哪儿使的困顿。“我能为村民们做些什么呢? ”他每天都在冥思苦想这个问题。


一天,他从村小学旁走过。春天的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在一间教室前停下了脚步。 孩子们正在用“一边……一边”做造句练习。一个小男孩大声地说:“我一边打架一边骂人! ”孩子们哄堂大笑起来。李树峰的心头却忽然一沉。他知道,造出这样的句子来,一部分缘由,可能是调皮捣蛋,但更多的原因,则是语言的贫乏、表达能力的欠缺。


李树峰曾经在郭磊庄镇中学教过语文,他深知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相对较差。 有的孩子,毕业的时候,连一篇简单的记叙文都写不好。而作文在中考、高考乃至各种职场考试中,占的比重又很大。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李树峰走出了校园,走进学校旁边的一户人家。 那家有两个孩子,哥哥初中毕业后去城里打工,弟弟在村里读六年级。 他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妈妈发愁地说:“数学还可以,考个八九十,语文不行,回回考个六七十分。 ”他问孩子平时喜欢读什么课外读物,妈妈一听,露出茫然的神情。


这位茫然的母亲不知道,孩子不读课外书,生活视野自然狭窄;语言积累少,成绩自然上不去……他一连走访了几户人家,情况相似。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有的家长即使重视,也不知道怎样给孩子助力。


李树峰想,这是一块十分明显的短板,如果不及时补齐,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升学就业。


随着国家扶贫攻坚的稳步推进,区域性整体贫困已经解决,农民“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得到落实。而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旦解决,子女的文化教育,家长自身的文化脱贫, 都将上升为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想到这里, 树峰眼前一亮———自己何不顺势而为,从文化扶贫入手,为脱贫攻坚尽一己之力,为贫困家庭的学子点燃希望之光呢?


李树峰向驻村工作队和单位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他又找校长谈了自己的打算。 校长一听他要给孩子们义务上阅读写作课,爽快地答应下来。驻村工作队为所有的孩子买来了语文练习册、各种语文试卷,还有漂亮的新书包。


从此以后,义兴堡小学便多了一名“编外老师”。


李树峰精选篇目,从阅读入手,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文本中沉醉,在阅读中思考。 然后读写结合,向写作延伸,培养孩子们课堂练笔的能力。


每个精彩的语段,他都要声情并茂地朗读,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给孩子们美的熏陶和感染。紧接着,他让孩子们仿读、自由朗读,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再从词语句子入手,教给孩子们简单的赏析,最后和孩子们一起仿写。 他当过“孩子王”,又有语文学科教研组长的经历,他把专业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李树峰每周来学校上七节课,六年级2节,一至五年级各1节。 “今天有李老师的课! ”———这是孩子们一周里最盼望的事情。


李树峰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教学中又能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招,孩子们的读写能力都得了到提高。去年期末考试,六年级的语文成绩,从最高分83,提高到94分。 他趁机鼓励孩子们,勇敢地挑战自我,向张家口一中西校区冲刺。 周末他顾不上回家,为几个有望考取西校区的孩子做重点辅导。


“小李扶贫扶到了点子上, 扶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儿里。 ”村民们感激地说。

L_1600391879600516155.jpg

妻子张晓晓义务辅导学生们英语


夫妻搭档——演活扶贫这台戏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来袭。 正值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各项工作艰难繁重。李树峰被调到城区,做入户走访和社区执勤工作。但他一直放心不下村里的孩子们,常常给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不少家长对孩子上网课表示担忧,因为网课不是面对面教学,孩子们偷偷刷微信、看电视,老师让参与互动,不是假装卡点,继续开小差,就是喊而不到,和老师捉迷藏。眼看就要升学考试了,大人们干着急,没办法,心里都盼着小李老师快点回来。


李树峰一回到村里,便和工作队商量,将几个六年级的孩子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让他们在那里听网课,上自习。会议室离他的办公室很近,方便工作之余,监督管理。 他让孩子们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校”学习,下午6点才能“放学”回家。中间安排课间操,中午回家吃饭午休两小时。 李树峰自己顾不上休息,抓紧时间处理手头的工作,稍有空隙,便到会议室查看。他继续上阅读写作课,兼做作业辅导。 有的孩子问他数学题,他就把典型例题拿出来,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 他发现孩子们英语学习比较吃力,识记单词和翻译句子都有困难,便灵机一动,回家和妻子商量,让她给孩子们辅导英语。


妻子张晓晓在万全区实验小学教数学,以前教过一段时间英语,发音标准,口语流利。她给孩子们辅导英语,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妻子对他的提议,十分理解和支持,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 妻子每周五来义兴堡村,给孩子们辅导英语。 两岁的儿子交给奶奶照看,十岁的女儿在家里自己上网课。 张晓晓认真地纠正孩子们的发音,不厌其烦地进行口语训练。有时候,她给孩子们辅导英语,回家晚了,女儿已经伏在桌上睡着了。 看着女儿熟睡的面容,她留下了歉疚的泪水。


夫妻俩共同辅导学生们,村民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乡亲们看到小李老师这样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做实事,很快从感情上接受了他,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村民邀请他去家里吃饭,他不肯,他们就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直接送到工作队;谁家有了矛盾,邻里起了纠纷,都愿意找小李老师评评理、诉诉苦。小李老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们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让村民们了解自己享有哪些政策上的帮扶。他还从“扶志”和“扶智”上下功夫,从激发群众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上做文章,为他们出点子、找路子。 他的话质朴生动,乡亲们听得入耳,听得入心。工作局面打开了,他做起群众工作得心应手起来。


李树峰也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家里人。谁家的手机坏了,电路不通了,网络不好了,他入户的时候,聊天的功夫,顺手帮着解决了问题。 看到贫困户院子里扔着废弃的旧风箱、石磨盘、旧轮胎,就主动帮忙联系九龙峪景点,把这些老古董变成“霍家大院”里怀旧老屋的道具和场景。 看到贫困户地里的废地膜,他就联系张农集团回收地膜,做成井盖、井圈和水篦子,使废物得到循环利用。他还帮助贫困户联系卖土特产。群众都说小李是个好后生,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有些孩子不想上学,家长也放任纵容,认为有点文化,可以外出打工。 他反复入户做工作,现身说法,用自己在农村念书,通过刻苦学习、考取师范院校、成了国家干部的经历, 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用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个别被动脱贫,习惯于等、靠、要的贫困户,他反复入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觉行动、自身脱贫的重大意义。李树峰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他把扶贫工作,精细化到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做好每一件看似简单而又琐屑的小事上;精细化到扎扎实实、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中。 妻子知道他驻村辛苦,默默承担了所有的家事,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撑。


助学济困——初心不改有担当


李树峰在驻村工作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贫困家庭的学子,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 父亲靠几亩薄田供自己和妹妹读书。 我考上唐山师范学院时,妹妹正在沽源县读高中。 家里实在没钱供两个孩子上学,妹妹只得中途辍学回家务农。”李树峰泪光闪动地说,农村的孩子念书不易,这也是他资助贫困学子的初衷。 他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妻子张晓晓也出生在农村,幸运的是,她在川流中学读书时,得到川流文化基金会的资助,顺利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学业,成了一名光荣的山村教师。因为书教得好,后来调入万全区实验小学。川流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陈维仓爷爷、秘书长陈平枚阿姨一直关心张晓晓的成长。 他结婚时,陈阿姨寄来贺礼;女儿出生时,陈阿姨专程前来探望。 生活中,她们早已成为亲人。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张晓晓不能忘却成长路上,好心人的救助和帮扶,而一旦自己有能力帮扶别人的时候,伸以援手,便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


这是一对儿八零后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把他们紧紧地结合到了一起。 从相识,到恋爱,再到结婚生子,扶助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他们人生的华彩乐章———这支乐章,贯穿十几个春秋,从来不曾有过变奏。


张晓晓在高庙堡乡蒋家梁村教书时,班上有一个男孩身世很苦,父亲身患重病,母亲离家出走。夫妻俩商量好,共同担负起照顾这个男孩的义务。那时候,李树峰还在郭磊庄镇教书,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他让孩子到镇里上学,并把他安排到自己班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每逢周末,李树峰就开车送孩子回家,周一一大早再接他上学。直到后来,孩子学了一门汽修技术,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听宣化的亲戚说,邻居的孩子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是生活意外变故,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工作能力,家里已经没有能力,供他上大学了。好心的李树峰立刻联系上这个不幸的孩子,答应每年资助他3000元,帮助他完成学业。李树峰的爱心,圆了一个孩子上大学的梦。 直到现在,李树峰还在资助这个孩子上大学。


李树峰和张晓晓是八零后,小夫妻普通工薪。 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有时还须他们接济。 特别是儿子出生后,他们的日子更不宽裕了。但是李树峰初心不改,始终把资助贫困学子,作为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 有一对姐妹,爸爸得了脑溢血,妈妈外出去打工,姐妹俩无人照顾。 李树峰就在生活上给予资助,每天还要接送姐姐上学,姐姐毕业了,又开始接送妹妹上学……


“驻村以后,我的生活更加紧张而忙碌。但是我的心,始终放在贫困学子身上,从来没有离开过。 ”说起这些爱心助学的往事,李树峰一脸平静。


我们走进他的宿舍,一张普通的单人床,一张简单的办公桌———这便是他的全部家当。桌子上放着他荣获的“全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证书,旁边堆着一堆文件,还有一摞作业本,桌子下放着简单的炊具,他自己开火,做些简单的饭菜。墙角处放着一箱方便面,由于工作忙,速食面成了家常便饭。驻村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不以为苦,反而乐在其中。 “工作队驻村以后,帮助村民们修了路,安装了路灯,美化了村容村貌,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也很有成就感。 编外老师的身份,又让我的工作变得与众不同。”李树峰目光澄澈,让人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八零后在扶贫路上的执著坚守和默默付出。


责任编辑:荆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