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多方合力为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和价值观
2020-09-23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A+
张雅迪
不久前,友人准备带着刚初中毕业的女儿去整容,理由是“孩子高中想学艺术, 希望能够变得漂亮点,人生从此‘一路绿灯’”,着实让人瞠目。
在人们传统认知里,大眼睛、双眼皮似乎被视为美人标准,并且在“颜值经济”的推波助澜下,即使各种整容失败致残甚至致死的案例屡见报端,但仍有许多人且不乏低龄学生族为了变美“铤而走险”。在笔者看来,当前整容低龄化趋势,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审美观的偏颇和价值观的单一,也折射出社会评价标准中“通过外貌改善以获得事业发展”的畸形成才观。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艺考、求职中,确实存在“颜值加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明星和网红带来的“流量效应”,使得“颜值即正义”的错误观念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少影响。殊不知这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认知误区。人们的审美不应仅停留于以貌取人的外在观感,更需要注重来自内心与气质方面的内在之美,比如学识、修养、能力、品德等。
要改变这种畸形的审美观,首先学校要承担起树立学生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责任。所谓“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有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培树。但目前,“教”和“育”明显失衡,所以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不仅追求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必要时可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将德育和美育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其次,医疗美容机构也应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很多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并不适合进行医疗美容手术,但一些美容机构为了谋求暴利,常常以低价、 优惠等幌子违规招揽顾客。 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出台约束政策, 督促医疗美容机构规范经营行为, 除了先天性缺陷等原因进行的医疗整容以外, 严禁对未成年人进行美容整形。
当然, 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青少年把图强报国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
总而言之, 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需要家校、社会多方共同发力,让“不唯颜值、崇尚内在” 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与审美时尚。
责任编辑:荆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