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文明花开分外香——沽源以人民为中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纪实
2020-10-19 来源: 张家口日报A+
宽敞干净的马路,快速便捷的交通,绿意浓浓的草地,清新爽净的空气,面貌一新的老旧小区……今年以来, 沽源县紧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当下, 文明正在悄然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 文明的力量正助推沽源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上下同心压实责任链条
开展好任何一项工作, 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保障。
“决战决胜文明县城,我们要坚持‘全县一盘棋’,努力构筑大创建格局。”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誓师大会上,沽源县长秦飞表示。
该县成立了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总指挥, 指挥部下设11个工作部,依据创城工作实际充实人员配置,并分成5个督导组,将所有实地点位分包到人。各相关单位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主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科室全部参与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本单位创城材料报送、活动组织及实地点位创建工作。
抓整改,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抓基础,着力提升县城形象;抓根本,着力提升市民素质;抓点位,着力提高创建质量;抓软件,着力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创建行动中, 全县上下凝聚一心,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确保省级文明城市按期创建成功。
以人为本释放民生红利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小区街道干净了,每天出门心里特别舒服。作为市民,我全力支持创城!”在沽源县生活了40多年的韩先生激动地说。
沽源县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谋划推进,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成为创建最强音。
针对百姓关注的环境卫生问题,该县大力开展“洗城洗地”工作,累计清洗便道130余万平方米、各类城市建筑物1200余处。开展户外商业标语、广告牌匾集中整治行动,拆除、整改门头牌匾2179块。 主要街道更换分类果皮箱65个,可移动垃圾桶150个。
加强交通乱点、堵点排查管控,在主要路安装语音提示红绿灯, 强化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等突出问题。
为打造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沽源加强对各小区的物业管理, 并对1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实现小区院内、楼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县城内新改建水冲式卫生公厕28座,达到500米一处的标准;卫生间均设有无障碍通道、扶手以及第三卫生间,方便老弱病残人士使用。
实施公园景观提升工程,人民公园完成夜景亮化,安装景观灯1400余盏,修复广场地面及园路约3000平方米,铺设草坪6000余平方米。 滨湖公园亮化档次再升级,水城广场苗木补植五千余株,对音乐喷泉进行了修复,为人们提供了好去处。
对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经营销售、餐饮服务和“三小”食品环节,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以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单体药店、加盟店和诊所为重点对象,以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环节,严厉规范药品购销行为。对全县小商小贩开展集中整治,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卫生和经营环境。
……
志愿服务结出累累硕果
“谢谢你的提醒,我下次一定注意。”在十字路口,一位差点闯红灯的行人对志愿者的劝导表示感谢。
志愿服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新标志,如今在沽源县的街道或路口,到处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广泛的志愿服务和面对面的宣传引导,成为沽源创建平安、有序、文明城市环境的重要抓手。
在这里,“红马甲”们紧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垃圾不落地、文明交通、寸草心爱老敬老等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以创城宣传教育进社区、进路口、进校园、进医院等“十二进”为主要载体,推进创城宣传教育全覆盖、广动员、见实效。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 全县4300名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自愿担当起小区的防控工作。双休日、节假日、志愿者服务日,志愿者们来到街头,义务宣传垃圾分类;在各个街巷、广场、景区,志愿者们为市民讲解交通规则,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截至今年9月,沽源县共成立了6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和40支县直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32000余人,发起志愿活动20余场,年均服务时间5万余小时。
责任编辑:孙继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