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坚持“四项原则” 抓实文明城市创建
2016-10-17 来源: 张家口文明网A+
崇礼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承办地,不仅要完成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硬指标”,而且要把崇礼打造成能够站在世界台面的文明之区、礼仪之区,这是筹办举办冬奥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启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提升工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创建文明城区,崇礼有良好的基础和很多有利条件。但是与办奥要求,与文明城市的标准相比,崇礼还存在着巨大的落差。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的巨大落差。落后、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奥运思维的要求相差较远。二是城乡面貌的巨大落差。城乡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多数农村村容村貌依旧破旧,距离展示国际形象存在巨大差距。三是市民素质的巨大落差。干部群众在能力素质、文明礼仪、法制意识、精神风貌等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四是管理水平的巨大落差。城市管理理念严重滞后,缺乏一个现代、高效、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成为制约城市品位提升的短板。五是人文内涵的巨大落差。城市文化底蕴与国际化要求不匹配,内涵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个性没有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提升工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一项必须集全区之力,全力攻坚的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以推进城乡面貌、市民素质“脱胎换骨”为抓手,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系列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以此提升崇礼的美誉度和软实力,为2022年冬奥会打基础,为崇礼走向国际化打基础。基于崇礼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城乡统筹。崇礼人作为冬奥会东道主,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市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传统形成的陋习不会一下子改变,素质不会一夜之间得到一个质的提升,需要我们进行长期教育宣传,深入开展“做最美崇礼人、当合格东道主”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学会规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我们要制定和发布“村规民约”,持续开展“讲普通话、做文明人”、“榜样崇礼”、“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通过评选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各种载体和活动,成风化人,让农民在保留传统优秀文化、习俗的同时,成为文明的践行和传播者。
二是坚持内外兼修。文明城市不仅要具备以环境为标志的“外在美”,而且要拥有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内在美”。崇礼要在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运用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等鲜活而有效的形式,着力提高人的文明文化素质,让崇礼的人文更加丰厚,在优雅的书香和城市文脉中传承文明。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扶持公益社会组织发展,围绕讲文明树新风、扶危济困、社区服务、大型社会活动和应急救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让崇礼成为一座处处沐浴着友善的博爱之城。
三是坚持育管结合。文明习惯的养成,除了提升个体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管理,用硬杠杠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管理过程中,要疏堵结合,多一些人性化管理措施、探索切实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相关部门要按照 “八大提升行动”的要求,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让城市处处成为形象窗口、人人都是形象代言。持续开展 “点赞崇礼”、“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系列活动,曝光创建过程中“不作为”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对那些工作落实不力、存在问题多、进展滞后的,既要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又要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四是坚持共建共享。创建文明城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作为创建主体,真正把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市民都发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通过创建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果。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讲堂等平台,对广大市民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礼仪知识普及教育;通过公务人员作表率、行业窗口服务人员做示范、中小学生“小手”牵“大手”, 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讲礼仪的氛围,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不断掀起创建活动的新高潮,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系崇礼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