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提示
我市利刃出鞘直指扶贫领域“微腐败”
2017-07-10 来源: A+
“张北县小二台镇化稍营村党支部书记尹旺骗取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2万元;尚义县大青沟镇前官地村党支部书记王振英伙同他人冒领扶贫周转金15万元……”近日,市纪委网站通报多起涉及扶贫领域腐败案例,利刃出鞘直指“雁过拔毛”,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据悉,我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涉及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2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9人,挽回经济损失563005元。
零容忍 细查问题线索
今年以来,市纪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出进一步部署和安排,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
市纪委紧盯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畅通信访渠道。一方面积极构建纪检监察网、微信、微博、QQ“四位一体”的网络监督举报机制。另一方面在基层站所和服务群众窗口单位设立专门举报箱,公布扶贫领域腐败的整治对象和重点问题,要求由上一级纪委对举报箱进行管理。
同时,通过明察暗访、上门走访、专项巡察、联合检查等方式,采取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按照“市巡察到县延伸到乡,县巡察到乡延伸到村”的巡察工作要求,聚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低保、危房改造、救灾救济、易地搬迁、贫困地区涉农补贴等各项资金,重点查找并纠正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监管、扶贫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出重拳 严惩“雁过拔毛”
“我们就是要认真分析群众信访举报情况,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扩大治理范围,把扶贫领域的‘微腐败’问题切实揪出来,精准打击,严厉惩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佩鸿强调。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多管齐下严惩扶贫领域“微腐败”行为,市纪委主要领导采取实地走访、一线调研的方式,对19个县区实行包片督导。市县两级抽调骨干力量共组成20个专项工作检查组,对实名举报、领导批办、群众反映强烈、重复举报、集体上访的问题线索进行“五必查”。同时在认真分析群众信访举报情况基础上,进行集中清查清理、优先处置、快查快结,并开通纪律审查绿色通道,集中力量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截至目前,已办结72件,其中党政纪处分89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分别建立督办台账,逐件落实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处置销号”。坚持周通报制度,对“零报告”的县(区)和部门重点督导,对基层腐败突出问题,不仅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还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建机制 扎紧制度“笼子”
市纪委结合查处的典型案件,认真分析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排查封堵管理漏洞,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制约监督制度,将不敢腐的“笼子”扎紧扎密。
连日来,各县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扶贫领域相关制度。
赤城县先后制定涉农资金使用十个严禁、涉农收费六个不准等制度,在“长”“常”二字上下足功夫,以“聚指成拳”之势直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阳原县建立县直单位、村党组织、驻村工作组三方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扶贫领域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序,确保重大事项依规决策,以精准护航助力精准脱贫。
沽源县出台 《沽源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为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工作监督提供有效依据, 确保专项资金 “颗粒归仓”。
此外,市纪委还积极配合组织部门等,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规范财务管理,深化政务、村务公开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扶贫资金发放、扶贫政策落实的透明度,让百姓更好地监督和了解。同时健全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坚决遏制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