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
孝,从对父母好好说话开始
2017-12-15 来源: A+
看了这样一个故事,颇受震撼: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老话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也常说:“说话是门艺术,话要好好说。”面对外人,我们常常会顾及对方感受,说话做事有所考虑,有所顾忌。但与父母在一起时,更容易“放松”,觉得他们不会在意我们的坏情绪,会永远包容我们的“肆意”。于是,我们带着面具出门,回到家就摘下面具。我们能带着愉快和善的面具对待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回到家,面具摘下,笑容不见了,表情也冷淡了,甚至会与父母发脾气、使性子。越陌生,越礼貌客气;越亲密,越无所顾忌。当自己心中有所不快时,很容易就将言语的刀子冲向最亲近的父母。
生活中,许多人很容易做到为父母买房买车、购衣购物,但许多人却做不到坐下来,静下心与父母好好说说话。每到出门,父母会一遍遍叮嘱“注意安全,注意冷暖”,对满是担心的父母,孩子常常觉得唠叨:“知道啦,知道啦,烦不烦呀!”回家吃饭,父母忙活一大桌孩子爱吃的饭菜,生怕不够吃,生怕不好吃,饭菜往孩子碗里夹了又夹。孩子常常不领情:“都放不下了,吃什么我自己夹!”父母久不见子女,想学视频聊天,还未开始教,孩子已经不耐烦:“教那么多遍还不会,别学了,别学了!”屋里凌乱,父母小心翼翼收拾整齐,孩子愤怒:“别动我的东西,说过多少次了还不听!”这样的场景,多少子女曾如此,多少父母曾遭遇?作为子女,当你对父母恶语相向时,是否想过他们的感受?当你为人父母,孩子这样对你时,你是何种心情?
时代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各自的经历不同,我们与父母之间总有这样那样意见相左,观点、想法不同的时候。不要嫌弃父母落后,埋怨他们老土,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再多一些谦让与感恩;不要受不了父母的罗嗦,这种罗嗦又何尝不是爱。
曾子说:“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是什么?真正的孝,其实是从琐碎细小的一点一滴中体现出的细心和贴心。不抱怨他们的唠叨,不生气他们的迟缓,理解他们的不安,安抚他们的焦虑,这些比任何礼物钱财更让父母开心和幸福。
孝,请从好好说话,和颜待亲开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