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张垣
叶世峰:擦亮“张杂谷”金字招牌
2017-11-14 来源: A+
张杂谷种植,从晋冀蒙地区十几万亩,到全国两百万亩,种植面积占据了全国谷类种植的十分之一。大面积种植“张杂谷”的奇迹,并不是偶然,这是该科研成果的必然显现,也是叶世峰与其团队努力的结果。
2008年至今,从荣获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农村科技带头人称号,到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诸多荣誉的背后,是叶世峰32年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领域孜孜不倦与辛勤付出的结果。
立誓
让“张杂谷”种植面积翻倍
在宣化巡天种业有限公司任职的叶世峰,与张家口市农科院合作时,首先接触的便是“张杂谷”,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日后工作与“张杂谷”密不可分。
2007年初,张杂谷作为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刚刚投入市场试水,价钱不高,种植面积少。
又节水、又高产的张杂谷如何走出困局?宣化巡天种业有限公司与市农科院展开合作,由巡天种业负责扩展“张杂谷”种植推广。
时任公司副总、主管销售的叶世峰作为推广团队负责人,带领队员先后深入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召开现场会1000多场。叶世峰给她的团队起了一个名字叫“张杂谷推广服务商”,“我们的职责是推广品牌、提供技术服务,我们靠技术营销,让客户从中受益,业务自然就有了。”这是她对团队的要求和定位。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张杂谷,让“张杂谷”种植面积翻倍,叶世峰还作为第二主编,编写了“张杂谷”种植技术手册,作为讲师先后给农民讲授“张杂谷”种植技术50余次。经过10年不懈努力,“张杂谷”在全国累计推广200余万亩,种子价格也已经达到38元钱一斤,销量不断攀升。”
“我种了一辈子谷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谷穗,过去最好的地一亩也就打个300斤,现在每亩地1000斤不是问题。”宣化区赵川镇农民宋斌说。
信念
推广好品种让农民增产增收
叶世峰,一位外表娇小、性格温柔的女性。1985年从张家口农专毕业后,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
“哪个年轻姑娘不爱美? 可到了田间地头就只剩下风吹日晒,两脚泥土。 ”她在担任宣化郭村乡农业技术员时,长年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打交道,现场传授农技知识,为农民答疑解惑。
多年的基层经验,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也积聚了大量人脉。1991年叶世峰被调到宣化农业局下属的宣化种子公司从事种子推广工作时,接触的人更多。期间,叶世峰也经历过种子被冻、销售后不出芽被农民围堵等考验,困难一一化解后,这些经历成为她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推广销售精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推广网络。
“在推广种子时,我始终保持的信念就是推广好品种,让农民增产增收,得到实惠,最终实现双赢。”叶世峰说。
“更多时候她更像我们的大姐,谆谆教导,加油鼓励,跟她干觉得有劲头。”河北巡天农业科技公司的一名推广员说。
再战
产销一体让种植户无忧
1999年,随着种业市场化,叶世峰受邀进入了合股企业宣化巡天种业有限公司,随后与张家口市农科院合作了“张杂谷”推广,并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育、繁、推“一体化公司,于2012年公司整合重组后成立了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她担任副总经理。
新公司主推“育、繁、推”一体化,叶世峰和同伴的目标也锁定在了谋划可循环农业上。从2011年起,她积极参加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工作,先后建设玉米新品种“巡天969”高产示范田10万余亩,创造了亩产突破1390公斤的高产纪录。2013年,在沙岭子南兴渠村开展了连续两年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项目,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增产幅度达34.6%。
“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但生产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或是卖不到好价钱,农民还是会有顾虑,希望建起产销一体的循环经济,让种植户无顾虑,促进农产品种植规模化”。在推广”张杂谷”过程中,叶世峰和团队不断摸索出一条可循环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