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托起空巢老人的幸福晚年——张北县公会镇两区同建解决空心化问题

2019-07-29    来源: 长城网A+

  东号村贫困户侯丽霞精心打理承包的西红柿大棚。记者 郑世繁摄

  长城网张家口讯(记者 郑世繁 通讯员 王英军)仲夏的傍晚,张北县公会镇公会新村安置区门口,大爷大妈悠闲地聊着,虽来自不同的村落,互相间不怎么熟悉,但从谈笑声中,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和睦和幸福。这个前几年村民大量外出导致的“空心镇”,如今通过易地搬迁、空心村集中安置,冷冷清清的公会镇又热闹了起来。

  公会镇地处河北、内蒙古的交界处,是张库大道的节点镇,昔日的贸易大镇,重商轻农,再加上自然生产条件差,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随着贸易的衰落,年青人的外出,这个大镇变成了贫困镇,当地有句顺口溜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水是咸的、地是粘的、人是奸(商)的。

  到2018年底,公会镇仍是河北省深度贫困镇, 11个贫困村中就有3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88户3464人,未脱贫户301户494人,贫困发生率为3.12%;全镇空心化村达到70%,常住人口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我们就不相信这260平方公里土地养不活这1.6万口人,要跳出耕地找土地,跳出扶贫抓扶贫!”公会镇镇长王伟的话语中透出无比的自信。

  王伟领我们到了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东号村,今年5月份,经全村95%以上的村民同意,全部拆迁,将于10月底将搬到公会镇的集中安置区。

  该村12632亩土地中,耕地、林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昔日的莜麦、亚麻种植结构已成历史。


  “这是我们2018年示范引进的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经济价值非常高的藜麦,我们河北港口集团帮扶种子,每亩80元,降低村民的种植成本;实行分散种植,即不流转土地,又可轮作;今年共种540亩,辐射到全村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就是吸纳非贫困户参与,凡有劳动能力的户自己种,我们也给5亩指标。” 河北港口集团驻村工作组长佟德友在长势喜人的藜麦田向记者介绍到。

  “秋后,我们走‘电商企业+帮扶企业+村委会+贫困户’的社会化扶贫模式,由张家口亿农智慧农业发展公司定单收购,每斤5元,按去年我们试种效益,5亩能能收4000多元,人均收入1800元左右;去年示范种的藜麦最高亩产220斤,为此,我们还有规定,凡非贫困户种植亩产超出170斤以外的部分,种植人及贫困户指标转出户按照超出部分各得50%收益分成,让非贫困户带动无种植能力的贫困户,确保共同富裕。” 佟德友补充说。

  为多渠道增加村民的收入,王伟带领佟德友多次赴北京、山东寿光寻求新的扶贫产业,最终促成东西部协作帮扶企业——北京广安控股集团,投资70万元,建设占地74亩的高标准大棚10个,种植西红柿、辣椒、羊角蜜、奶油南瓜等高经济附加值蔬菜,并打造奶油南瓜试验田50亩。北京广安控股集团负责出资建设的蔬菜大棚、提供大棚和50亩大田奶油南瓜种苗、生物肥等资金和全程技术指导、订单收购;村委会负责租赁耕地供大棚建设配套、组织大棚租赁和奶油南瓜种植;绿聚源种植合作社负责6个大棚日常管理;有种植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侯丽霞承包种植4个西红柿大棚。种植收益归实际种植人享有,大棚租赁金和北京广安控股集团大棚蔬菜、奶油南瓜销售利润归村委会,预计今年全村仅此一项增收10-16万元,惠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加上藜麦的收入,全村可整村脱贫出列,也为搬迁后村民打下了产业的基础。

  集中安置区又是什么样呢?

  去年该镇建设易地搬迁住宅楼10幢,建筑面积分为50、75、100平方米三种户型,共建五层简装修板楼340套房,安置376户770人,其中建档立卡315户655人。

  孟献果的75平米新居。记者 郑世繁摄

  走进低保贫困户孟献果家,她因病致贫,家中女儿就读高中。2018年11月底全家从小南口房村搬到这里,过上了不用“端煤倒灰”的城里生活,家属在周边光伏电站打工,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紧挨易地搬迁住宅楼的空心村集中安置区施工现场, 5幢198套的高层建设住宅正加紧施工,将于8月底竣工,10月份将安置7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的199户4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123人。安置区还配套建设卫生院、超市、浴室、厕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公会新村易地搬迁安置区。记者 郑世繁摄

  东号村通过帮扶单位的努力树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那么这7个行政村10个自然村的集中安置后产业又在哪里?看到记者有疑虑,王伟说:“空心村集中安置区更是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按照“两区同建”的要求,配套西瓜特色种植产业园、服装加工微工厂、易素燕麦加工厂、特色奶油南瓜及藜麦种植基地4个后续产业目,真正实现了车间开在家门口,勤劳致富靠双手。”

  正在建设的公会镇空心村安置区。记者 郑世繁摄

  记者在安置区内看到,总投资320万,占地2600平米的服装加工微工厂已建设成型,预计8月底完工。王伟介绍到,服装厂竣工后按照总投资320万元的10%—15%的年租金租赁给张北县港会服装有限公司,租期10年,前五年租金32万;后五年租金48万,还能提供100个就业岗位,每户基本增收5000元。

  孟献果最大的希望是在服装厂打工,真正实现她的就业不出小区,打工不离家园梦想。

  在距离公会镇5公里外的大特拉村,一望无际的大棚在落日下熠熠生辉。棚内的晚熟西瓜吐丝挂籽,长势喜人,早熟的已上市。

  大特拉村大棚早熟西瓜上市。记者 郑世繁摄

  原来,该镇引进东西部协作资金830万元,建设占地500亩的标准化大棚共800个,全部由河南优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种植,实行保底收益,除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00个,户均增收6000元的基础上,年可收租金股金80多万元,由镇统一支配,其中为11个贫困村设置公益岗位100个,覆盖100个贫困户,户均增收3800元;为全镇20个行政村每个村配置1万元经费,设立孝善基金,实行“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孝善补贴”的模式,村委会根据尽孝程度对贫困户给予基金奖励;建立道德银行、爱心超市,让贫困户通过做公益赢积分,积分兑换日用品,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800个西瓜大棚一角。记者 郑世繁摄

  易素燕麦加工厂由张家口新素燕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集燕麦种植、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新建燕麦原料初加工、燕麦胚芽米、即食燕麦片3条生产线,年加工燕麦原粮2万吨,年产燕麦胚芽5000吨,燕麦片70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为安置区内易地搬迁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流转土地1000亩进行燕麦种植,并消化当地1万亩的燕麦产出。

  该镇在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碱性大的村,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平整且面积大的优势,引进东旭、华源、绿巨人、瑞凯等光热风电项目,实现土地一次性25年租赁,同时打造房屋租赁、劳务输出等共享经济;在靠近中粮生猪养殖的区域,充分利用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通过政府搭台、银行参与、保险兜底,使农业企业和贫困户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同样列入空心村治理的双脑包村,辖双脑包、胡洞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409户968人,该村按照“联村并建”方式,进行整村拆除,共拆除有房户295户,可腾退土地290亩。依据村民自愿的原则,有101户选择在村居住,17户选择公会镇安置区置换楼房,177户选择货币补偿。对于选择在村居住的,又在双脑包村西选址新建占地60亩的平房258间。目前,在建117间,预计8月份完工,10月份具备入住条件。

  王伟介绍公会镇产业发展未来。记者 郑世繁摄

  采访结束时,王伟信心满满地说:“你看,我们现在各村都在比学赶超,各显其能,盘城房村与张北祥原和商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推销本地优质生态农副产品,年利润稳定创收30多万元;落花营村引进北京宣房投捐建大棚发展奶油南瓜庭院经济,户均预计增收1000元;淖海营村在开滦集团和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帮扶下,投资77万元建立淖海营村农机服务站,采用集体形式经营,解决村民种地难、收割难的问题,提高了贫困户和集体收益……现在,我们镇的贸易又活了起来,回流人口多了,上个月统计常住人口超出8000人。”

责任编辑:孙继肖